陌陌“变脸”,进军“短视频社交”,唐岩胜负几何?
这是我有嘉宾发布的第435篇文章2552字 | 阅读4分钟图为陌陌创始人唐岩最近,你感受到短视频的火爆了吗?如果你坐公交或地铁,或打车,就一定可以发现各移动互联网公司的短视频广告真可以用铺天盖地形容了。土豆的新广告充斥在各公交站台:“鹿晗生日季。只要时刻有趣着。”陌陌投入巨资的广告则占领着地铁站和出租车:“你酒窝能夹硬币吗?用视频认识我。”、“一句早安,我从半夜说到早上。用视频认识我。”为了全面昭显自己转型视频社交的属性,陌陌甚至改变了自己的logo——从单色的科技蓝变成了绚丽的彩色logo。陌陌说,这代表着陌陌将通过视频与社交功能的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及社交体验,同时也标志着陌陌正式从单纯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平台,升级为泛社交、泛娱乐平台。从里到外焕然一新的陌陌,誓要跟随短视频风口,陌陌创始人唐岩这么做的理由有哪些?能成功吗?理由一:“阴性”需求不好满足世间万物,离不开阴阳两面。人的社交需求也不例外。如果说,熟人社交是阳,那么,陌生人社交就是阴。在熟人社交IM领域,微信无疑是统治者,而陌陌创始人唐岩恰恰是通过差异化定位竞争,精准聚焦在陌生人社交这一“阴”性需求,才得以在微信的垄断下分得一杯羹,成为陌生人社交领域的独角兽。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陌生人社交这一定位仅仅够把陌陌推向纳斯达克上市。唐岩知道,陌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相比,是低频需求。因为熟人社交首先是一个高频沟通工具,是标准化的产品,即,用户使用的目的和满意都是清晰的,只要能让用户充分沟通就行,即使沟通的效果再坏,也怪不着沟通工具。而陌生人社交既是低频需求,且不是标准化产品,用户在上面的沟通是非基础沟通。那么问题来了,人性那么复杂,作为平台,要完成用户间供需匹配是很难的,社交过程也不可能标准化,每个用户在使用这个工具时,抱着不同的目的进去,最后往往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效果,因而会将不满意归因于平台不好。因此,陌陌必须转型到另外一个高频需求上,并且是较为标准化的需求,才有可能持续吸引用户。理由二:直播试水视频社交大尝甜头在以上考虑下,唐岩带领陌陌在2016年1月正式杀入视频社交领域——直播。最近公布的财报显示,效果还不错:2016年Q4陌陌拿下净利润9150万美元,相比2015年同期的1180万美元增长674%。而2016年全年归属于陌陌的净利润为1.77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