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水球馆。主办方供图
场馆是大运会赛事的重要载体,也是直观体现大运会“绿色、节俭、必须”办赛原则的重要板块。近日,记者跟随“爱成都·迎大运”媒体双流行活动采访团,走进成都市双流区,深入了解双流赛区的准备情况,探寻场馆中的“绿色密码”。
呲呲呲……双流体育中心羽毛球场馆内,工人师傅正借助脚手架等,装订好了新增的氛围物料。7月28至8月8日期间,这里将举行羽毛球和田径两个比赛项目。
正值炎炎夏日,羽毛球场馆如何在降低空调运行成本的同时,为运动员提供稳定、舒适的比赛环境?“秘诀来自羽毛球馆顶部。”羽毛球后勤保障副主任于健指着场馆上方说。
与常见的场馆不同,羽毛球馆建筑顶层分布着一条条灰色布袋风筒,“布袋风筒上分布有多排小孔,可以让空气分布均匀一致,也能起到降温作用。”于健解释,使用时,馆内温度将保持恒温状态,且送风速不超过0.2米/秒的标准,确保场地内不受风速的影响。
在双流体育中心另一侧,田径场馆低碳元素也十分显眼。“为应对赛时运动员衣物运送车辆行驶空间不足问题,田径场馆创新地采用双向行驶电动车,最大化节约场馆空间,提升运行效率。”田径场馆中心宣传及转播副经理刘云嘉介绍。
同样,从远处看,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水球馆宛若一片贝壳,别具一格。这样的设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建筑屋面的金网壳结构更巧妙融合了低碳元素。
“水球馆在改建前是游泳击剑馆,建立初期,场馆也凸显了绿色低碳的理念。”水球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场馆屋面建立了雨水循环利用系统,整个水球馆的建筑屋面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雨水,供绿化用水和人工湖的平常补水,实现场馆低碳节能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漫步在双流赛区各场馆间,沿途可见憨态可掬的“蓉宝”吉祥物形象、“成都欢迎你”等标语已然走上街头,成都大运会的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浓厚。
而成都大运会双流赛区带来的变化,远不止于此。“双流体育中心里的大运场馆,不仅将服务本次体育盛会,也将惠及所有双流区的市民。”成都空港瞿上体育文化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成都大运会结束后,双流体育中心、现代五项赛事中心还将借助赛区优势,对市民开放“免低开”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游泳。同时根据季节和节庆开展集市、儿童体验、露营、路跑等活动,创新双流体育消费新场景,满足全民健身多样化。(王凡、实习生邓芸)
棠湖中学体育场。主办方供图
四川国际网球中心。主办方供图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排球场馆中心。主办方供图
双流体育中心田径场馆。主办方供图
双流体育中心羽毛球馆。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