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大爷带火天津,文旅消费为何接住了这波“流量”红利

  原标题:跳水大爷带火天津,文旅消费为何接住了这波“流量”红利

  虽然天津大爷已经宣布退出跳水,但无心插柳的爆火给天津文旅发展留下命题。刚刚过去的这波“流量”红利成了推广当地文旅资源及观光热度可遇而不可求的时机。

  “天津跳水大爷们的爆火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发展。”来自天津市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中国消费者公众号发现,社交媒体上的跳水视频不仅让海河狮子林桥、北安桥成为网红打卡“景点”,还带动周边美食、旅游消费热度持续高涨。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8月中下旬,狮子林桥周边美食订单量和酒旅订单则分别环比增长了13.3%和16.3%。天津之眼打卡上涨22.9%,古文化街和意大利风情街打卡分别增长13.1%和51.8%。

  作为文化历史悠久的老城,天津的“出圈”姿势怕是自己也没料想到,既不是靠美食,也不是靠美景,而是靠一众穿着各色泳裤在狮子林桥两边跳水的“掰掰”们。对日益高涨的关注热度,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回应“会向相关部门反馈,看看能从文旅的职能出发做些什么”。意外走红是运气,正向管理及疏导则是政府部门体现管理指挥能力的重要体现。

  年龄反差和地域特色加持

  据了解,海河跳水队伍中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与高空跳水运动的反差,引来不少年轻人围观叫好。8月下旬,#天津大爷人均全红蝉##天津的旅游景点是天津人吧#等话题相继登上微博热搜,在舆论场中掀起了一波高潮。

  对于“掰掰”们出圈事件,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胡雯分析其原因称,这和天津的文化土壤有关。天津有着开放的港口文化,以及受到话剧、相声文化影响,同时天津传统社区中邻里关系较为紧密,天津人习惯与邻居、朋友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形成了幽默风趣、乐观开朗且乐于交往的性格。

  旅游心理和消费模式变化

  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旅游新阶段,游客从众心理转向理性消费和个性自主。天津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天津在保证大爷们跳水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借此契机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目前旅游成本较低的网红打卡地、热度较高的目的地开始更多地进入大家的视野,往往是因为带有市井烟火气的场景以及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活方式能触发游客的共鸣,吸引大家围观和体验。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8.7%。今年以来,从被烧烤带火的淄博,到因影视剧热度“狂飙”的江门,再到“村BA”点燃热血的黔东南,伴随旅游业的复苏,民间自发生长、充满本地特色的人文景观越来越受到游客和网友的欢迎。

  责任编辑:

跳水大爷带火天津,文旅消费为何接住了这波“流量”红利

跳水大爷带火天津,文旅消费为何接住了这波“流量”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