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回家:屡败屡战,跨越25年的“三狮队歌”

  假如你是英格兰球迷,无论是在电视机前还是真的去过球场,那你一定多多少少听到过,甚至会哼唱那首只属于三狮军团的永恒旋律——我说的不是《天佑女王》,而是《三狮军团(Three Lions)》,当然,它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足球回家(Football is coming home)》。

  英格兰人是一个非常怀旧的群体,对于优秀的文艺作品,他们丝毫不介意在合适的时间一再重温。但凡英格兰足球队参与了国际性赛事,本土球迷一瓶啤酒下肚,《足球回家》就会立马响起。这首歌在特定时期的传播,差不多可以和《真爱至上》之于圣诞节相比:没有《足球回家》,就没有三狮军团。

  

  歌曲的诞生

  这首歌诞生于1996年,到现在恰好是25年过去了。创作的时间点恰好是英格兰在世界杯最近一次(AKA.唯一一次)夺冠三十周年的纪念日。

  1966年的英格兰本土世界杯决赛中,三狮军团在7月30日坐镇旧温布利球场,加时4-2击败西德,队长博比·摩尔从英国女王手中接过了雷米特金杯,这成为了球队历史上的最高光一天。

  而1996年的欧洲杯,是英格兰自1966年以来首次迎来本土举办的足球大赛,拥有希曼、亚当斯、阿兰·希勒、麦克马纳曼、加斯科因等众多优秀球员的三狮军团当然想在家门口复制前辈在30年前的壮举。

  

  1996年的英格兰队,你能认出其中几人?

  当年5月,来自英格兰利物浦的闪电种子乐团(Lightning Seeds)的伊恩·布劳迪(Ian Broudie)和大卫·巴迪尔(David Baddiel)、弗兰克·斯金纳(Frank Skinner)共同创作完成了Three Lions的第一个版本,这首歌被收录进了96年欧洲杯的官方助威歌曲专辑之中,在正赛开始之前发行。发行后,专辑中的这首歌立刻登上英国单曲榜榜首,并在欧洲杯期间霸占了长达两周时间。

  

  主创三人

  歌词

  令这首歌大受欢迎的原因,当然和当时的大背景有关。始终被寄予厚望的三狮军团对世界大赛冠军的等待已经太久,而主场举办赛事对球迷和球员来说都是一针强心剂,他们知道30年前自己曾做到过。

  但是在我看来,这首歌曲真正的特别之处在于歌词,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够在那盘专辑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原因。

  

  如果是第一次听,你大概会觉得歌曲一点也不符合我们习惯的助威歌曲:因为它并不积极昂扬,甚至可以说有点“丧”。歌曲一上来就提到——

  每个人都好像知道这比分,

  他们早已见过好多次了,

  他们就是知道,他们无比确定

  英格兰又要搞砸了

  但我知道他们能踢好

  因为我记得球衣上的三狮!

  雷米特杯仍在闪闪发光,

  三十年的痛楚

  从未阻止我的梦想。

  这是一段几乎完全写实的描述,对于英格兰来说,说好听的是“30年的漫长等待”,说实在点儿,就是“30年的不断失败”。球队一次一次接近大赛冠军,也一次又一次空手而归。

  而在之后一段,出现了三狮军团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名字和瞬间:博比·摩尔的铲抢,莱因克尔的进球,博比·查尔顿的远射,以及诺比·斯蒂尔斯手捧金杯的舞蹈。

  这首歌的MV也富有创意,其中除了三位主创之外,还有当时真正在英格兰队效力的球员们,比如福勒、谢林汉姆、希勒等,而视频的结尾则复刻了歌词中提到的那几个经典时刻。

  另外,视频中还有1966年决赛中为球队进球的赫斯特客串出现,你能找到吗?

  1996年版本的MV:

  文化契合

  你也许会说,这首歌开篇的“丧”正是由于英格兰人在当时长达30年时间里的失败,令他们不得不放低对于冠军的期待。但事实上,这种低姿态的自我嘲弄本就是英国人自身的性格写照。

  想想看,英国人没有德国人那样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没有美国人那样满面带笑对于功成名就的追逐,甚至在输球方面也没有荷兰人“无冕之王”的浪漫称谓,没有亚平宁忧郁的蓝色,更不会有“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百转千回。

  这种颓败感在另一首在英格兰本土流传甚广的球迷歌曲中异曲同工:

  I'm forever blowing bubbles,

  Pretty bubbles in the air,

  They fly so high,

  Nearly reach the sky,

  Then like my dreams,

  They fade and die.

  这是西汉姆联的《我永远在吹泡泡》,美丽的泡泡飞向天空,但最终的结果是“像我的美梦一样,消失和死亡”。但正是这样的歌词,伦敦碗数万名球迷合唱时没有任何的违和感。

  就像岛国的天气一样,他们很多时候平庸而乏味,而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介意带入这样的“卢瑟”人设自嘲。足球和啤酒大概是他们生活中最好的安慰剂,而世界杯、欧洲杯则是二者完美的契合点,就像是晴天他们必须出门晒太阳,那么大赛来了,无论如何也要享受其中。

  没有什么能打垮英格兰人,他们就像Mr. Bean

  输球了?没事,几瓶啤酒下肚,歌就暂时不唱了,明天起床继续搬砖。

  其他版本

  如同宿命一般,尽管Three Lions这首歌横空出世,但并没有给1996年的三狮军团带来好运,他们在半决赛点球败给德国,罚丢唯一一记点球的正是“南门”索斯盖特。所以大概是在那个时候,英德之间的宿怨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循环。

  1998年,Three Lions更改了部分歌词,拥有了一个船新版本。其中加入了球队在1996年的再一次失败,并将之前歌词中的人物改成了当时在队内的加斯科因、阿兰·希勒和保罗·因斯等人。另外,原先的“三十年的痛楚,从未阻止我的梦想”也变成了“不再拥有痛楚,不再需要做梦”。

  然而,歌曲中所提到的加斯科因以及皮尔斯在之后都没能入选98年法兰西世界杯的大名单,并且就像前文所说,这种“不再拥有痛楚,不再需要做梦”的励志歌词似乎和英格兰八字不合,所以98版的风头最终没有盖过当年的96版。

  98年重新填词的MV,开头的场景正是索斯盖特罚失点球,球队1996年对阵德国的失利:

  不过这次的MV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其中英格兰和德国球迷在场外踢球的场景,德国球迷的背后都印有“Kuntz”的名字——这是1996年欧洲杯为德国队在常规时间里扳平比分的球员,但同时英国人心知肚明,这个名字的拼写很接近“cunts”……

  在其后,Three Lions中的部分歌词都会依照当届比赛英格兰队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改,比如在之后的人名出现了特里皮尔、哈里·凯恩等。

  虽然之后的各届大赛,英格兰也有过不少的官方球迷助威歌曲,但Three Lions已经成为,也将继续作为英格兰球迷心目中真正具有认同感的那一首继续传唱。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点是,1996年,也就是这首歌诞生元年,不仅是全英格兰球迷在唱,连他们的半决赛对手德国队也学会了这首歌。克林斯曼证实,球队在英国走哪儿都能听见,以至于最后在球队大巴上已经有人跟着哼……

  

  昨晚,歌曲的两位创作者大卫·巴迪尔和弗兰克·斯金纳也在现场见证了比赛

  这一次,索斯盖特和三狮军团在温布利的大合唱中以2-0的完美比分击退了他们最想击败的敌人,Three Lions的旋律再次响彻云霄。无论今夏能走到哪,可以肯定的是英德宿怨又有了新篇,而这首歌曲的MV在明年世界杯前大概又可以拍新版了。

  (索斯盖特亲自演唱)

  书写新历史的时机真的到来了吗,足球真的要回家了吗?还是说和之前的千百次一样,最终又会是英格兰球迷一场无疾而终的磨炼之路?

  我很期待听到重新填词的夺冠版Three Lions,但又怕这首经典的“英格兰队歌”就此失去了其中最迷人的那一抹遗憾,真是矛盾啊。

足球回家:屡败屡战,跨越25年的“三狮队歌”

足球回家:屡败屡战,跨越25年的“三狮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