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网采访气象专家李小泉(图右)
连线专家:气象专家正研级高工李小泉
主持人:刘珺
摄像:景旸
责任编辑:景旸
采访时间:2008年10月27日
主持人:从气象定义上讲,什么时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季?
专家:当夏季过后,5天日平均气温首次低于22℃时,则就算进入了秋季。
主持人: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秋季是不是四季中最短?
专家:对。大多地方秋季只有50~60天,比春季还要短。
我国大多地区秋季最短
主持人:我国秋季最长和最短的地区是哪?
专家:云南南部的部分地区,秋天时间长达120-150多天;相比而言,新疆吐鲁番的秋季比较短,大概只有30天左右。
主持人:我国有没有无秋季的地方?
专家:青藏高原,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北部的高寒地区就没有,这些地方只有冬春两季。
秋季多元化的天气
主持人:我们常会用秋高气爽来形容秋季的天气,您能给我们解释下什么样的天气可以被称之为秋高气爽?
专家:一般来说,秋高气爽的天气是指天高气清,风和日丽,温湿宜人。这样的天气一般晴天多,阴雨少,是我国一年中最舒适的天气。像今年的10月中旬,江南、华南就出现了多次秋高气爽的天气。
主持人:秋季天气里,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词——“秋老虎”,您能给我们解释下吗?
专家:“秋老虎”是指8、9月之交时,重新出现高温天气且持续一段时间。这样的天气一般出现在江淮、江南。如今年的9月23日,南方“秋老虎”时间晚,强度强,出现罕见的大范围高温天气,长沙37.4℃、广州37.1℃、武汉36.7℃、合肥35.0℃、重庆38.1℃,都创了当地9月下旬气温的历史纪录!同时今年9月的广州出现了6天高温,创1990年以来历史历史高温天数最多的纪录。
2005年创历史同期最高温(9月16-10月5日)
还有2002年9月初,淮河以北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高达38℃以上,出现了少见的“秋老虎”天气,西安、济南、青岛、天津、北京、承德都打破了1951年以来9月气温的极值,尤其是青岛的气温还是全年历史第三名,沈阳和呼和浩特气温32.9℃和32.7℃,也同样打破了1951年以来9月气温的极值;再如2005年9月中旬到下旬,江南、华南及四川东部、重庆的部分地区持续晴热高温,上海、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安徽、广东、四川、重庆,9月中旬平均最高气温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其中9月11~21日,江南、华南中部和北部高温日数普遍有3~5天,江西大部、福建西部和北部、浙江西南部以及湖南南部等地达到5~10天。
主持人:那“秋老虎”天气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专家:持续高温酷热天气会加剧农区旱情,造成部分大、中城市供电,供水紧张,部分地区患病人数上升,持续的“秋老虎”天气还会加剧稻飞蚤等虫害的快速繁殖,也对部分晚稻灌浆产生不利影响。
主持人:前段时间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雾天气,那么秋季是不是大雾天气的高发期?
专家:对,秋冬季节都是雾的多发期。雾是由无数悬浮于低空的细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雾会导致能见度低,影响交通,那雾还可能带来什么危害?
专家:污染空气;雾闪,导致电路短路和跳闸,是通信与电力的大敌;雾对农业也有危害,雾遮蔽阳光、妨碍农作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化作用,容易引发病害;酸雾会破坏叶绿素、雾滴堵塞气孔、影响气体交换与叶片蒸腾、海雾使植物遭受盐害;火雾,夏季热雷雨后或上午10时前后潮湿地面上的蒸发雾使蔬菜变黄、果子脱落、棉花落花落铃、小麦致死。
主持人:寒露风算是秋季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它会带来什么灾害?
专家:寒露风是“寒露”节气(10月8、9日)前后,南方水稻产区连续低温,影响水稻开花、授粉和灌浆过程,造成水稻减产的灾害性天气,连续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20℃,粳稻受害;而连续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22℃,籼稻受害。寒露风共有两种类型:湿冷型—低温阴雨,南方各省均有;干冷型—气温低,空气干燥,3-4级北风,两广地区多见。
例如:2006年9月9~13日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和湖南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寒露风天气,在湘中湘南地区这么早出现这样大范围的寒露风天气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浙江和江西两省受寒露风的影响最大,江西全省平均气温19.4℃,比历年同期偏低5.6℃,创历史新低,使江西省二晚单产比2005年减10~15公斤/亩。浙江省大部出现连续3天以上低温,日平均气温为17~20℃,低温阴雨使单季晚稻灌浆过程延缓,籽粒不饱满,千粒重降低。
(更多秋季天气现象:初霜冻、秋雨、热带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