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蘑界杀手—剧毒鹅膏中毒_白色_鳞片_黄色

  原标题:谨防蘑界杀手—剧毒鹅膏中毒

  随着气温升高、雨季来临,全国各地陆续报道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我国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有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的蘑菇有40多种。剧毒鹅膏是中毒致死率最高的一类毒菌,误食毒菌中毒死亡90%由剧毒鹅膏所致。

  鹅膏类中毒可造成 急性肝损害型症状、急性肾损害型症状、神经精神型症状。下面就我国常见的鹅膏种类及特征作简要介绍。

  致命鹅膏

  致命鹅膏被称为“蘑界”的头号毒王!据报道:2000年-2014年在我国至少发生25起中毒事件,致99人中毒,其中48人死亡。2019年6月在云南省德宏州发生1起中毒事件,一家4口全部中毒死亡,其中包括两名孩子!

  [别名]白毒伞

  [形态特征]菌盖白色,幼时半球形,成熟后平展,边缘平滑无沟纹。菌褶白色,稠密。菌柄白色,光滑或被有白色纤毛状鳞片,内部实心至松软,基底部近球形。菌环(裙)靠近菌盖,白色,薄膜状。菌托浅杯状,白色。

  [生境]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生长。

  [分布]多地均有分布。

  [毒性]剧毒,急性肝损害型症状。

  灰花纹鹅膏

  [别名]麻母鸡

  [形态特征]菌盖中等大小,深灰色、暗褐色至近黑色。菌褶较密,白色;菌柄白色至浅灰色,有浅褐色鳞片,基底部近球形。菌环(裙)连接菌盖,灰色,薄膜状。菌托浅杯状,白色。

  [生境]夏秋季生于亚热带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上。

  [分布]多地均有分布。

  [毒性]剧毒,急性肝损害型症状。

  黄盖鹅膏

  [别名]黄罗伞

  [形态特征]菌盖幼时近球形或半球形,成熟后平展,黄色或污黄色,中部色稍深,被白色、污白色、淡黄色的块状、碎片状、疣状鳞片,边缘有短沟纹。菌褶稍密,白色、米黄色。菌柄白色、米色,靠近基底部膨大近球形,被有白色至淡黄色碎片状、疣状鳞片。菌环(裙)位于中上部,白色,薄膜状,易脱落。

  [生境]在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上散生。

  [分布]多地均有分布。

  [毒性]剧毒,急性肝损害型症状

  拟卵盖鹅膏

  [别名]鸡蛋菌

谨防蘑界杀手—剧毒鹅膏中毒_白色_鳞片_黄色

  [形态特征]菌盖白色至米黄色,往往覆盖大片淡黄色至褐色菌幕,边缘常有白色至米黄色撕裂的菌幕。菌肉白色,稍厚,伤后色稍暗且带红色。菌褶密而短,白色至米黄色。菌柄近圆柱形,被白色絮状至粉末状鳞片,基底部腹鼓状至白萝卜状,被淡黄色至褐色的破布状、环带状或卷边状鳞片,内部实心或松软。菌环(裙)位于上部,薄膜状,白色,易破碎脱落。菌托苞状,淡黄色至褐色。

  [生境]夏秋季生于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

  [分布]多地均有分布。

  [毒性]剧毒,急性肾衰竭型症状。

  假褐云斑鹅膏

  [别名]无

  [形态特征]菌盖幼时半球形,成熟后扁圆形,淡灰色、灰色至灰褐色,有深灰色突起鳞片,有深色纤丝状隐生花纹或斑纹,边缘常悬垂有白色絮状物,无沟纹。菌肉白色,伤不变色。菌褶白色,较密。菌柄白色,常被白色纤毛状至粉末状鳞片,基底部棒状、球型至梭型,实心。菌环(裙)顶生至近顶生,白色,薄膜状,易破碎消失。菌托苞状或袋状,白色至污白色。

  [生境]夏秋季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上单生或散生。

  [分布]多地均有分布。

  [毒性]有毒,急性肾衰竭型症状。

  小豹斑鹅膏

  [别名]满天星

  [形态特征]菌盖扁圆形,浅黄色、黄色至淡褐色,被米色、白色、污白色或淡灰色的角锥状鳞片,边缘有沟纹。菌肉白色,伤不变色。菌褶白色至米色,稍密。菌柄近圆柱形,淡黄色、米色至白色,被米色、白色、淡黄色或淡灰色鳞片,基底部膨大近球形至卵形。菌环(裙)位于上部,薄膜状,白色至米色。菌托杯状,白色至淡黄色。

  [生境]夏秋季在针阔混交林腐殖土中单生或散生。

  [分布]多地均有分布。

  [毒性]有毒,神经精神型症状。

  提醒!!!

  最后

  再次提醒

  来历不明的蘑菇

  不摘!不买!不吃!

  END

  来源:腾冲文旅、荆州市疾控中心 卫生监测所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 本文转载属于公益健康知识宣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 24小时之内删除。】

  责任编辑: